关于开展2024届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

2024年4月12日   点击人次: 126   

科大政发[2024]25 号

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就业”决策部署,抢抓春季促就业工作关键期,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教就业厅函〔2024〕10号)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2024届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行动主题

供需适配强服务  春季攻坚促就业

二、行动时间

2024年3—5月

三、行动目标

通过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聚焦当前促就业工作重点难点,细化各项工作要求,优化就业指导服务,进一步聚合社会资源,集中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校企供需对接,引导毕业生积极主动求职,为促进2024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行动任务

(一)开展就业工作调研

由分管校领导带队,组织招生就业处和学工系统相关职能部门,到各学院开展2024届毕业就业状况调研,重点了解学院就业整体情况、促就业具体举措、访企拓岗情况、就业帮扶工作等,现场查看学院就业工作资料,针对就业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共商对策,靶向性提出创新举措和意见建议。

(二)强化工作过程考核

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按月制定就业工作目标,招生就业处每月初安排对上月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相关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通报。连续两个月督查不合格的学院,将由学校领导约谈主要负责人。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布点监测高校就业数据上报要求,从 3 月 1 日起,各学院安排专人负责,认真审核就业信息及相关佐证材料,落实一人上报一人,于每日 16 时前在学校“云就业”平台完成数据更新,确保数据及时准确。

(三)定期开展形势研判

各学院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形势研判会议,全面分析学院整体、各学科专业、各类别学生的就业状况,认真研判毕业生就业形势,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析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回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方式加强工作调研,制定新形势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下一步工作举措。

(四)举办“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

充分发挥湖南省湘潭片区就业常设市场作用,千方百计汇聚市场化社会化岗位资源,主动邀请优质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工作日每天举办宣讲会,每周至少举办1场中小型双选会。各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毕业生就业意愿等,主动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学科专业招聘会。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要深入学生班级、寝室,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活动。春季攻坚行动期间,各学院要为每名有求职意愿的毕业生提供不少于5条就业岗位信息。

(五)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结合学校“走出去,跑起来,见成效”实施方案,各学院院长、书记以及领导班子成员要主动领任务,发动系主任、专任教师、论文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参与,精准走访相关行业企业,走访情况录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学院可将“访企拓岗”与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结合起来,鼓励校企双方在定向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人力资源提升、重点领域攻关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不断提升访企拓岗的实效性。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低于全校平均水平的二级院系,原则上院系领导班子成员和专业负责人每人走访或联系用人单位不少于10家,其他院系新开拓用人单位不少于5家,新开拓单位指近4年未来校招聘的优质单位(500强、上市公司、校友单位、教育局等)。

(六)充分利用线上就业资源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以下简称24365平台)将举办“国聘行动”第五季、“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向2024届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一带一路’2024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等系列活动,分行业、分地区集中发布岗位信息。各学院要加大力度推广使用24365平台和学校“云就业”平台,副书记、辅导员和全体毕业生要实现100%注册和使用。做好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意向登记工作,梳理专业对口类招聘信息并进行精准推送,提升人岗匹配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七)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启动学校第十六届职业规划大赛,举办第十四届“理想之歌”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开展“薪火·就业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明确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平台的“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等就业指导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开展就业安全教育和诚信教育,增强毕业生求职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

(八)积极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

学院要充分发挥朋辈榜样的示范作用,通过短视频、微宣讲、座谈会、报告会等活动形式,邀请基层就业典型分享经验,用他们献身基层、服务基层的经历带动更多的毕业生投身基层。要利用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应征入伍、赴疆赴藏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邀请专家来校解读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奉献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九)广泛开展就业再动员

当前来校招聘岗位数量减少,毕业生求职迫切性不强,存在毕业生学业进程滞后、求职受挫、慢就业等现象,各学院要分专业再次召开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分析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要根据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意愿,安排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论文指导老师等分类别分阶段全覆盖开展一轮谈心谈话。各学院可按考研、考公、回家就业、暂不就业等类别组织实施,留好纸质记录材料备查。

(十)细化困难毕业生帮扶举措

实行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学校、院系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班主任、专任教师、辅导员等与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确保一对一、面对面的咨询不少于3次。开展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覆盖所有有求职意愿的困难毕业生。组织专场招聘,开展就业见习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直至帮扶对象100%就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要把做好“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作为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切实履行就业工作主体责任。学院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查,确保工作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二)做好统筹谋划。各学院要结合实际做好具体工作部署,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抢抓工作关键期,提出有效的就业工作举措。要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在规定时点完成目标任务 

(三)做好宣传推广。各学院要同步启动“就业攻坚宣传季”活动,持续宣传报道“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开展情况,加大促就业相关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先进事迹等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校共同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